?
安裝大腿假肢前的準備工作需要從醫學、康復、心理、生活等多個方面進行系統規劃,以確保術后恢復和假肢適配效果。以下是具體準備步驟:
一、醫學評估與手術準備
1、殘肢評估:
檢查殘肢皮膚完整性(避免潰瘍、感染)。
評估血液循環、神經功能(如是否存在殘肢痛或幻肢痛)。
通過X光、CT或MRI確認骨骼愈合情況,排除骨髓炎或異位骨化。
控制慢性病(如糖尿病、高血壓),確保手術安全性。
評估心肺功能,確保能耐受手術及術后康復訓練。
二、殘肢塑形與康復訓練
1、術前訓練:
增強殘肢肌肉力量(如股四頭肌、臀大肌),改善關節活動度。
學習使用拐杖或助行器,為術后移動做準備。
2、術后殘肢護理:
使用彈性繃帶或殘肢套塑形,減少腫脹,促進組織愈合。
定期進行物理治療(如按摩、理療),預防關節攣縮。
三、心理準備與支持
1、心理輔導:
幫助患者接受截肢事實,緩解焦慮、抑郁情緒。
提供假肢使用成功案例,增強康復信心。
2、家庭與社會支持:
鼓勵家屬參與康復過程,學習輔助護理技巧。
聯系假肢用戶互助組織,獲取經驗分享。
四、假肢選擇與定制
1、假肢類型匹配:
根據體重、活動需求(日常/運動)選擇機械關節或智能微處理器膝關節。
考慮殘肢長度(長殘肢優先穩定性,短殘肢需輕量化設計)。
2、定制流程:
取模制作接受腔(需確保與殘肢貼合,避免壓迫)。
調試假肢高度、步態對稱性,模擬自然行走模式。
五、生活環境調整
1、居家改造:
安裝浴室扶手、防滑墊,降低跌倒風險。
調整座椅、床高度,便于獨立穿脫假肢。
2、工作/學習適應:
與雇主/學校溝通,調整崗位或課程安排,預留康復時間。
六、經濟與資源準備
1、費用預算:
了解假肢價格(普通款約5-20萬,智能款可能更高)及維護成本。
查詢醫保政策、殘聯補貼或公益項目資助。
2、長期規劃:
預留假肢更換周期(通常3-5年)及配件(如腳板、襯墊)費用。
七、輔助器具與營養支持
1、移動輔助工具:
準備拐杖、輪椅,應對術后初期行動不便。
2、營養強化:
增加蛋白質攝入(如肉類、豆類),促進傷口愈合。
補充維生素C和鋅,增強免疫力。
八、疼痛管理與教育
1、疼痛控制:
術前與醫生討論鎮痛方案,術后按需使用藥物或神經阻滯。
2、患者教育:
學習假肢日常護理(清潔殘肢、檢查皮膚摩擦)。
了解假肢故障應急處理(如接受腔松動、關節卡頓)。
九、長期康復計劃
1、定期隨訪:
術后1個月、3個月、6個月復查,調整假肢適配。
2、功能進階訓練:
從平地行走逐步過渡到上下樓梯、斜坡,甚至跑步、騎行。
通過以上準備,患者能更順利地適應假肢,提升生活自理能力與社交參與度。建議與假肢技師、康復醫師團隊密切溝通,制定個性化方案。
雙節將至,街上都洋溢著團圓與喜慶的氛圍。這是一個與家人朋友相聚、外出游玩、共賞美景的絕佳時機。對于假肢用戶而言,這份對生...
在這次杭州眾康「舒適革命」活動中,體驗了Harmony主動抽真空技術,使他的舒適再次升級,行動更自由了!...
之前眾康為大家整理了一篇關于假肢用戶關注的“十問十答”,但由于問題范圍還不夠全面,這次我們特意準備了“下篇”,希望能為大...
杭州眾康假肢作為浙江省內唯一奧托博克5星+5A雙認證服務商,攜手奧托博克中國,于9月15日至19日開展專家門診服務,以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