截肢患者如何快速走出心理陰影?
發布日期:2020-07-08 09:35 瀏覽次數:
一個健全人突然失去身體的一部分肢體,換做誰都是沒有辦法接受的!抑郁、焦躁、易怒的情緒是不可避免的,同時還有可能感到自卑,不愿去接觸這個社會。
面對這類問題該如何快速走出心理陰影?眾康建議大家做好這四步:
一、調整心態,樹立榜樣
首先我們不要過于悲觀,不要認為自己殘疾了這輩子就完了,這兩者并不是劃上等號的。即使是雙腿截肢也一樣能重新站起來,比如勇攀珠峰的夏伯渝,70歲高齡加上雙小腿截肢,卻做到了大多數年輕人都不敢想的事情。
所以樹立榜樣是我們第一步要做的事情,榜樣的力量可以極大的激勵調整我們的心態。畢竟我們不可能一輩子坐在輪椅上或床上,這不是我們想要的樣子,更不是家人想看到的樣子。
二、正視自己,了解假肢
調整情緒后,我們要正視自己的殘肢情況,了解適合自己的假肢方案。身處科技飛速發展的年代我們已經比過去的截肢患者幸福多了,物質不發達的年代如果碰上截肢恐怕真的得一輩子臥床在家。但是我們還能安裝假肢,而且是有選擇性的安裝,還能重新走路,甚至跑步,這難道不是一種幸福嗎?
所以眾康建議截肢患者在臥床恢復期間,可以通過網絡的方式去了解假肢裝配和康復知識,這樣以后也能最大程度的幫助我們回歸社會,同時也能在網上結交一些相同情況的朋友,他們經驗將幫助你更好的恢復。
推薦以下肢友,大家可加微談心交流:
(楊嬋-單大腿截肢-肢齡12年)
(周華棟-單大腿截肢-肢齡16年)
(周海-雙大腿截肢-肢齡10年)
三、實地考察,體驗假肢
截肢手術恢復后就可以去假肢公司實地考察了,畢竟網絡上看到信息的和假肢公司的實際情況還是有出入的。假肢公司能幫你更好的了解假肢,同時也能針對你的情況給出科學的解決方案。
而且參觀假肢公司的康復中心,接觸同類人群更容易找到一種歸屬感。也可試穿臨時性假肢,當你重新找回腳踏實地的那種感覺,只有自己才能體會,這對截肢患者心理健康的恢復都是非常有利的。
四、參加活動,找回自信
對于傷殘人士而言,多參加群體活動無疑是有利無害的,在群體活動中不光能結交相同情況的好友,還能增加自己的自信心。眾康假肢就經常組織客戶開展此類活動,比如:無障礙挑戰迪士尼、馬拉松、重走長征路、穿假肢登山等等,每次活動結束都能獲得大家的一致好評。
希望大家能快速走出心理陰影,重新回歸社會!
注:本文轉載于51假肢邦官網文章:《如何做好截肢者的心里康復?》